“專精特新”發展思路助中小律所轉型
2022-06-06 09:42:03 來源:行業發展部 市律協
5月31日下午,市律師協會舉辦“中小律所專精特新轉型之路”沙龍,市律師協會會長袁小彬,市司法局律師工作處處長高弘倞出席沙龍,市律師協會副會長何洪濤主持沙龍。
“‘專精特新’律所培育計劃是市司法局黨委站在全市律師行業發展的高度上提出的,目的是鼓勵和引導中小律所高質量發展,提升全市律師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高弘倞處長表示,要始終關心重視中小律所的發展狀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支持,加大財稅政策扶持;要不斷優化法律服務市場環境,深化惡性低價競爭問題治理,鼓勵推廣“最優價中標”;要在表彰獎勵、宣傳推薦、培訓交流等方面向中小律所傾斜,激勵中小律所提質發展;要優化律師事務所核名管理等事項,精簡政務服務辦事環節和流程,大幅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水平。高弘倞處長表示,希望參會律師通過本次沙龍進一步明確“專精特新”發展思路,立足新發展階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共同努力推進西部法律服務高地建設。
沙龍分為六個小組分別圍繞不同主題展開討論,并由各小組召集人依次分享本小組觀點集錦。
第一小組召集人、北京市天同(重慶)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曉雨圍繞“律所專業化發展之路”主題,分析了律所專業化的利與弊,提出缺乏科學管理機制、合理分配機制、長遠人才培養機制是不少律所走向專業化面臨的實際困難。他認為,中小型律所輕裝上陣,更容易實現專業化。首先要明確定位,清楚律所自身基因,結合市場需求,找準發展方向,堅持長期主義,精耕細作精進業務;各合伙人之間要統一理念,協同互補;律所要建立健全機制,如提取一定基金作為專業化建設專項經費,通過向專業化律師、團隊分配更多資金鼓勵專業發展等;要培養專業團隊,以部門制促進經驗分享、業務提升,系統開展年輕律師培訓,打造專業團隊。
北京市金杜(重慶)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欣作為“律所精品化發展之路”小組召集人,認為律所要實現精品化,一是要在律師身上下功夫,探索系統化、規范化的人才引育機制,確保律所能夠吸引優秀人才并保障青年律師快速成長;二是要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探索新的經營理念與服務模式,重視品牌建設,改革分配體制等,形成集中高效的一體化管理;三是要在專業能力上下功夫,匯聚領域專家通力協作,各施所長,優勢互補,齊力完成業務研討,共同打造專業精品;四是要在品牌形象上下功夫,加強律所和律師管理,引導規范執業,通過提供高質量法律服務,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律所特色化發展之路”小組召集人是重慶海外律師事務所黎耘主任,他認為要在某一領域長期耕耘才能形成律所的特色,結合律所實際,他提出可以律所黨建為特色,將黨建工作與文化建設、戰略布局、律所改革、業務轉型等深度融合,形成律所黨建名片;也可以律所公益為特色,積極投身公益捐助和公益法律服務等活動,在開展業務的同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也可以律所文化為特色,以創新律所文化、管理模式、智能化辦公等方面為切入點,打造律所運營界的“網紅”;也可以律所專業為特色,在選定賽道深耕不綴,堅持十年磨一劍的工匠精神,樹立特定領域的標桿,為律所貼上專業標簽,提升行業影響力。
第四組召集人、兩江新區律工委陳昱主任以“疫情下中小律所的挑戰與機遇”為主題,提出隨著律師行業發展,青年律師快速崛起,當事人對法律服務擁有更廣更多元的選擇,加上疫情的影響,大大促進了法律服務行業的內卷趨向。對此,陳昱主任總結了第四組的觀點:中小律所對內要注重思維的轉變,從律所管理者轉向服務者,通過開設互助基金,關心扶持青年律師發展;探索辦公資源共享,降低律所管理成本;鼓勵支持年輕律師參與律所運營,豐富律所文化建設,提升年輕律師歸屬感。對外要注重業務的拓展,堅持以黨建促所建,通過聯合開展活動向外推介服務;在規范引導下通過直播和微信公眾號傳播價值,向流量要案源;探索異地間的律所合作,打破地理空間邊界,跨區域協作開展法律服務。
江北區律工委謝鵬主任作為第五組召集人,圍繞“疫情下中小律所如何抱團取暖”的主題分享小組觀點。他認為中小所要善于開展合作,鼓勵通過中小律所之間的聯合、中小律所聯合大所、律師之間的聯合等方式,互通有無,凸顯特色,發揮優勢,共同提供專業法律服務;要善于整合做大,支持律所通過兼并、合并、加盟等方式壯大自身實力,創新分配模式、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服務能級;要善借他山之石,通過律所管理者之間的不斷溝通交流,總結借鑒其他律所的優秀經驗,通過管理制度的創新和專業方向的優化,逐漸實現自身發展。
第六組的主題是“打造本土品牌與加盟掛靠外地品牌發展之路優勢比較”,重慶萬同律師事務所黃海林主任作為召集人,通過對本土品牌與外地品牌律所在理念與制度建設、市場拓展、客戶營銷、文化建設、青年律師培養等方面的橫向對比,總結出全國性品牌律所在渝分所在市場競爭、律所管理、專業建設、青年律師培育等多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值得本土品牌的中小律所學習與借鑒;但本土品牌律所并非要走加盟掛靠外地品牌律所之路,本土品牌也具有較強的地緣優勢,也可以抓住重慶經濟發展歷史機遇,取長補短,打造“小巨人”專業品牌律所。
何洪濤副會長對本次沙龍進行了總結,提出中小律所發展要有信心,通過打造人才梯隊、提升專業能力、堅持科技賦能等途徑,不斷加強體制機制建設,接續努力將西部法律服務高地建設推上新臺階,為譜寫重慶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護航賦能。
市律師協會秘書處相關負責人、主城片區律工委主任及律所主任代表共40余人參加沙龍。